当前位置:

首页

>

知识

>

杜甫《绝句》诗意全解

杜甫《绝句》诗意全解

2024-03-29 14:3253浏览

《绝句》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,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。全诗对仗工整,语言简练,描绘了一个生动而富有生机的画面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。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的学习这首诗!

杜甫《绝句》诗意全解

【原文】:

《绝句》

[唐]杜甫

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

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
【注释】:

黄鹂:黄莺,鸣声悦耳。

鹭:一种水鸟名,鹭鸶。

西岭:指岷山。

千秋雪:终年不化的积雪。

泊:停靠。

【翻译】:

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,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。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,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。

《绝句》全诗赏析

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,共写绝句四首,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,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。

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。前两句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写的是动景。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,是近景;次句白鹭飞上青天,是远景。这些景物的画面,色彩艳丽:嫩黄的小鸟,翠绿的柳林,雪白的鹭鸶,蔚蓝的青天,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不仅有色还有声,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,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。

后两句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”写的是静景。前两句两个动词是“鸣”“上”,后两句是“含”“泊”,一动一静。第三句写西岭积雪,是远景。“含”字运用拟人手法,十分贴切生动;“千秋”点出时间的久远,更显出其静。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,是近景。“泊”,停泊着,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,静中包含着动;“万里”点出空间的辽阔。

这首诗,每句一景,其中动景、静景,近景、远景交错映现,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、幽美平静。

《绝句》的创作背景

公元755年,“安史之乱”爆发,杜甫无奈只好避难梓州。公元763年,“安史之乱”被平定。第二年,杜甫回到成都草堂。面对一切生机勃勃,故此心情大好,情不自禁,写下这首小诗《绝句》。

什么是绝句

绝句,又称截句、断句、短句、绝诗,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,名称约起于南朝。各家对其解释不一,有人认为“截取律之半”以便配乐传唱。绝句每首四句,按每句字数,可分为五言绝句、六言绝句、七言绝句。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,可分为律绝和古绝。

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,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“联句”。文献记载,六朝时期文人宴集,有联章作诗的风气,每人作四句五言,合成一首整诗。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,单独成篇,就叫“一绝”,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。

大家还在看:

最新文章

上一篇:行云流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:light是什么意思